本站讯(通讯员:马三保)2017年7月26日,陕北大理河下游和无定河中游的绥德和子洲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暴雨袭击,雨情、洪情、沙情和灾情等受到各级政府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和科研院所的高度关注。暴雨发生后,黄委会派员实地进行了调研论证,要求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进行典型暴雨的水沙变化分析研究。
2017年9月,根据黄委领导指示精神,绥德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派出10多名技术人员按要求开展了岔巴沟流域“7.26”逐坝淤积量和水毁输沙勘测工作。
为了进一步摸清暴雨区间典型流域本次暴雨土壤侵蚀,以及沟道淤地坝水沙拦蓄条件下向下游输沙和典型流域坝库拦沙情况。11月12日,绥德局再次受命勘测小理河和韭园沟调研勘测任务,绥德局迅速召开专项工作启动会、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全局抽调30多名技术骨干,分2路10个调研勘测组,进行小理河和韭园沟流域逐坝勘测。
勘测期间,黄委总工办、黄科院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勘测工作,绥德局曹炜局长两次前往实地检查指导工作。截止12月2日,绥德局顺利完成了3条小流域,流域面积1065km2,共997座淤地坝的淤积量、次水毁工程量和相关淤地坝特征数据的勘测采集工作,并将成果数据顺利上报相关部门。
本次淤地坝野外勘测过程中,勘测人员每天起早摸黑、冒着寒风、日行数十公里,破土挖冰,展现出强大的责任心和战斗力,现场受到黄委检查领导的一致肯定。

